最近更新了一下博客和PKM的更新流程
用了一段时间hugo+quartz作为博客和笔记发布的组合,流程上总感觉有一些不顺。因此把Hugo和Quartz都干掉,直接用Docusaurus
一站解决。
用了一段时间hugo+quartz作为博客和笔记发布的组合,流程上总感觉有一些不顺。因此把Hugo和Quartz都干掉,直接用Docusaurus
一站解决。
自从19年疫情开始有意识的关注消费主义,最近又看到一个宝藏视频。里面的观点其实跟之前一部分有重合:拒绝消费主义强加到消费品的符号。不过还提出了一个更加有意义的观点:不要消费自己想要的,消费自己需要。里面提到一个需求清单,在下面摘录出来了。我觉得很多人(包括我自己在内)被消费主义麻痹了。过多的关注消费带来的符号,而不是自己基础的需求。
Github集成,本地可以不用配置环境。Jekyll最早进入中文博客圈就是因为github默认使用Jekyll生成静态页面。 可以直接通过push 内容让github生成,本地不需要ruby环境。
大概在半年前,发现手机的Joplin无法同步QNAS中的笔记。一顿排查后居然是5G的网络用的DNS服务器202.96.128.166和202.96.128.86这两个解析*.myqnapcloud.com失败,全部返回127.0.0.1,详情看[这里][1]。
最近看到B站有财经区UP主在讲《[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][1]》
感谢阿里云的99计划,本来想试试阿里云的,但是发现要重新备案才能。现在阿里云备案(广东)要签承诺书,还要打手印,简直就像卖身。虽然我自己没什么不见得人的,但是就是不爽。还好腾讯也被卷起来了,99/年的轻量云还可以。带宽大一点,但是限流量(300G/月)还行吧。
之前新用户买的腾讯轻量服务器到期了,续费就算打折也是贵得飞起。在降本增效的大前提下,感觉Wordpress也不是不可替代。而且我文章的量一向不太多,感觉Jekyll应该就够应付了。
自从2022年年底疫情放开后,中国的经济犹如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。国内的多方力量的博弈频出;国外的封锁、打压和突围不停的上演。国内的局势犹如不停被搅动的水沙混合物,让人完全看不透。不过,有几点基本可以确定:
最近把老婆的以前剩下的那台小米笔记本Air给了出去,就有理由重新买一台笔记本了。自我上一台Macbook pro 到现在估计已经有10年了吧。说来也巧,那台笔记本也是官翻的,从香港官网入手的。还记得到了之后的那天,激动的请了一天假,当天就去香港提回来。
由于家里闲置了一块B550主板和一个趣造机箱。再将自用的电脑升级到5905X,又多个闲置3900XT,刚好可以组台二奶机。于是折腾了大半个月终于将两台机器稳定下来。一路下来坑还是挺多的,吐槽一下。